无人机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符号。
近年来,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快速崛起,成为时下最热门的名词之一,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全新的作业方式,重新塑造了生产力。
随着应用层次的扩展,无人机的性能也逐步提升,各种类型的无人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用市场中,就中小型无人机而言,“多旋翼”与“固定翼”分别占据半壁江山,且各自具有较强的差异化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多旋翼无人机
小巧 灵活 精准
多旋翼无人机,也称作多轴无人机,其升空动力来自多个螺旋桨带动气流后的反作用力。多旋翼无人机主要通过机臂和动力单元来划分和区别,主要有四、六、八轴,三轴六桨,四轴八桨等类型,一般来说,旋翼越多,其载荷能力与飞行可靠性也就越强。
四轴八桨多旋翼无人机
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使其可从各种平面垂直起飞,大大降低了对起飞环境的限制,加之其体积较小、机身灵活,因此尤其适合在起降环境和飞行空间有较大限制的条件下进行作业。
例如今年上半年,我司就借助多旋翼无人机灵活飞行的优势,对某座位于深山峡谷中的水利工程进行了倾斜摄影航测,克服了其四面环山、安全飞行空间狭小的地理环境劣势,顺利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为后期三维建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峡谷中安全飞行的空间较小,更适合用多旋翼作业
多旋翼无人机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改变旋翼转速实现升力的变化,从而控制飞行器姿态和位置,当旋翼升力之和等同于无人机总重量时,就能够达到悬停状态,因此多旋翼无人机能在空中定点悬停;加之多旋翼无人机较低的飞行高度和较慢的飞行速度,所以尤其适合进行精细化巡检任务和低空飞行任务。
四旋翼飞行器沿各自由度的运动
例如在电力巡检中,多旋翼无人机可精准悬停,灵活调整定点位置,多方位拍摄电塔照片,高效、安全地协助工作人员确认输电线路是否存在接地装置松动、绝缘子损坏等缺陷,及时发现各类电塔安全隐患。
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电力巡检
又例如在交通事故、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多旋翼无人机可飞抵现场进行低空监控,还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救援物资抛投、空中喊话等,协助救援开展。
多旋翼无人机对路段交通情况进行低空监控
固定翼无人机
速度快 航时长 效率高
固定翼无人机靠发动机的动力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向前牵引力或是喷气产生的向前推力而前进,其升力根据空气动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而来。
固定翼无人机机翼的结构和形状,使其在前进过程中,机翼下方的流速会低于上方的流速,从而产生机翼上、下方的压强差(即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因此就有了一个托举力(升力),使无人机得以升空。
伯努利原理
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机翼上、下方的压强差就越大,升力也就越大,所以,要使固定翼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空速速度。因此,固定翼无人机一般都具有飞行速度快的特征。
鉴于上述飞行原理,固定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前进动力只需要驱动机身前部或尾部的螺旋桨,耗电量较小,因此在相同电池容量下,固定翼无人机的航时要比多旋翼无人机长很多。
飞行中的固定翼无人机
由于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速度快、航时长的特点,因此它在航测、大面积快速巡逻侦查、远距离飞行、应急响应等应用场景下具有突出优势。
一般情况下,对于航测来说,每日测量的黄金时段是正午前后两个小时。此时太阳高度最高,阳光射向地面的夹角最接近90°,地球上的物体在阳光下产生的阴影最小,测量效果最佳。而航测会遇到的不可控因素很多,比如恶劣天气、空域管制、无线电传输频段干扰等,因此作业的黄金时间就更短,对测绘效率的要求就更高。
搭载倾斜摄影相机的垂起固定翼无人机
在测绘作业时,固定翼无人机不仅因较快的飞行速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凭借其航时长的优势,避免了因续航不足而导致的反复起降,并同时克服了因反复起降而造成的作业时间和成本的增加;也避免了数据采集时间跨度过大,造成的航片整体亮度不一致的情况,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
因此,一般来讲,在同等作业面积、载荷重量情况下,使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航测的效率大约要比多旋翼无人机提高了30倍以上。
基于倾斜摄影航测数据生成的三维模型 *系统限制,gif图片质量有所损失
而对于安防领域的应用,固定翼无人机也有较大的优势。
2018年6月,我司利用一款巡航速度90km/h、续航时间120min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为某海岛城市执行城市巡逻任务,不仅在一个架次内高效完成了对所在城区的大面积快速巡逻,还凭借其优秀的抗风性能和数据传输稳定性,实现了跨海飞行作业并成功返航。
利用垂起固定翼进行城市巡航及跨海飞行
传统的中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需要借助外力或跑道滑行起飞,在选择起飞场地时限制较大。而近年来兴起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因加装了垂直起降套件,实现了垂直起降功能,大大降低了起飞场地对固定翼无人机的限制,拓展了固定翼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和能力。
能在城市屋顶完成起降的垂起固定翼X-Swift
而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除了具备固定翼无人机的优势外,还弥补了中小型无人机载重能力的不足。
2017年12月26日,一架顺丰涂装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双尾蝎”在云南完成了一次应急物资精准投送。这不仅是国内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物资快速投递演示验证飞行,也开创了全球无人机空中投送应急物资的先例。
应急物资精准投送
“双尾蝎”身长10米,翼展20米,最大飞行高度8000米、最大起飞重量2.8吨、任务载荷能力近1吨,航程6000公里、航时35小时。其强大的载重能力和续航能力是此次验证飞行圆满举行的基础,也向世界宣告了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在物流运输领域的突出优势。
固定翼+多旋翼协同作战
多机型搭配 综合保障
从上述论述和实战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的差异化优势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而随着行业需求的进一步细分和应用场景的丰富,以及实际飞行中的具体情况,采用多旋翼和固定翼进行多机型搭配进行作业,也越来越有必要,并逐渐成为趋势。
例如携恩科技政务飞行团队,此前协助成都市农委完成的秸秆禁烧无人机巡查工作,就采用了多机型搭配作业,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本次任务中,首先派遣航时长、速度快、巡查效率高的固定翼无人机对目标区域进行大范围快速巡查,配合实时图传及时发现并定位火点。随即使用小巧灵活、隐蔽性强、飞行高度低的多旋翼无人机抵近侦查,并进行近距离取证。
固定翼无人机大面积巡查发现火点
多旋翼无人机抵近火源进行侦察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携恩科技采用多机型搭配的方式,完成了成都多个区域上百个乡镇的秸秆禁烧工作巡查,为守护大气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除此以外,在2017年9月进行的四川公安防汛救灾舟船演练中,也首先通过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大范围搜寻、定位被困群众;然后通过多旋翼无人机抵近侦查并发射信号弹,投送救生衣等必要物资,配合引导水面船只,快速解救被困群众。
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大范围搜索、定位被困群众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高效的多机型、多种装备的协同作战。它不仅体现出无人机已经由单兵作战,逐步升级到复杂性和实用性更高的多机协同阶段,也展现了无人机通过多机型搭配作业,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由于飞行服务涉及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而每次作业都有差异化的需求和不同的环境,因此在日常作业中,携恩科技飞行服务队通常会使用固定翼+多旋翼多机型搭配作业。除此以外,我们还配备了一套能够供给全机队作业的综合保障系统,为提升作业效率、保障作业效果提供了可靠支撑。
携恩科技机队配置及综合保障系统
一直以来,行业内关于多旋翼和固定翼的“优劣论”从未停止。其实,面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作业需求,二者有着不同精准定位和个体优势。相信在未来,面对行业需求的进一步细分和应用场景的逐渐丰富,以及在实战飞行作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多机型搭配作战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免责声明: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本网所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为用户传递更多信息,每篇文章均明确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本网有部分文字、图片等侵害了您的权益,在此深表歉意,请您立即联系我们指出问题,我们会尽快核实并解决,谢谢您的配合。
2020长春(国际)无人机博览会为期三天,从10月16日至18日,前来参加展会的人员除了无人机行业的相关单位及企业也不乏对无人机充满兴趣的其他行业人士,蜂巢航宇相关负责人在展会期间也向众多爱好者做出无人机行业相关科普。
2020年10月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期间的5G行业终端生态峰会上,以"打通5G应用最后一米,行业终端使能千行百业"为主题的5G行业终端生态峰会成功举办。行业组织和机构、运营商、政企、产业链厂商等百余位业界领袖和合作伙伴相聚一堂,共同见证5G行业终端生态联盟成立以及《5G行业终端生态白皮书》发布,并围绕5G行业实践、技术创新,生态合作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共创生态繁荣,共赢未来发展。
Autel Robotics道通智能发布全新的龙鱼固定翼垂直起降行业无人机(DRAONG FISH)。道通智能龙鱼行业无人机独特的倾转旋翼设计,融合了多旋翼起降灵活和固定翼长航时的双重优势,整机快拆和高效气动设计,将便携易用和飞行性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今年5月我们参加微软的build大会,微软将Azure IoT上的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在Mavic Air无人机上,实现了无人机管道巡检自动识别隐患。那么这台巡检的Mavic Air,究竟是消费级无人机还是行业级无人机呢?
据外媒报道,DJI MAVIC 2的企业版已经通过了FCC的备案审核(FCC ID SS3-L1ZE1807),很可能即将推出。该文件并未包含任何可能为我们提供新信息的测试照片。仅有的可查看到的照片分别是一张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和无人机电池仓的照片。由大疆发起和主办的DJI AIRWORKS是商用无人机领域的盛会,今年的会议计划于10月底举行。DJI MAVIC 2的企业版很可能会在这次会议上作首次发布。
无人机的广泛使用也意味着坠机事故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来自奥地利的科技公司Drone Rescue Systems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设备本身和地面上可能的旁观者造成的损害,开发了一种用于保障失控情况下无人机安全着陆的智能降落伞救援系统。
近日,一位法国建筑师Stephanie Chaltiel展示了一个实验项目:用无人机将混凝土砂浆喷射到预制的框架上,从而迅速造出可以暂时居住避难的住房。无人机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从建筑物的三维建模到修复检测,再到建筑工程的管理等等,可以说无人机已经成为提高建筑行业生产力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革命性产品。
就目前的无人机技术而言,无人机在石化管道巡线中既有优势又有劣势,而以目前技术的更新速度,我们有理由相信,无人机将会越来越多地代替人工在管道巡线作业中完成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任务。
“无人机被技术农民们用来喷洒药剂,被研究者用作环境监测,被好莱坞的团队用来拍大片。除此之外,无人机也在挽救生命上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还有成千上万的航拍爱好者用它拍出了精彩绝伦的照片。习惯与否,空中都在变得日益繁忙。”无人机之于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9月3日报道 据CNBC网站报道,在伦敦的一家福特发动机工厂周围,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人机。这家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当前在达格纳姆发动机工厂周围使用无人机,对工人难以接近的地方进行关键检查。高管们表示,此类非常规措施为福特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并带来了其他一些好处。
蜂巢航宇/2020-10-18
Harwar哈瓦/2020-10-18
道通智能/2020-09-28
MAVIC 2 行业版/2018-11-16
DJI MAVIC 2/2018-10-03
无人机降落伞/2018-10-02
工业无人机/2018-10-01
无人机管道巡检/2018-09-30
AirWorks/2018-09-05
室内检测无人机/2018-09-04